教学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诗中的词语。
3.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离离、岁、枯荣、尽”的意思。
2.准确理解“一岁一枯荣”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中的词语。
(二)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三)背诵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离离、岁、枯、荣、尽”的意思。
(二)准确理解“一岁一枯荣”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习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平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平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查字典,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复习诗句的意思。
(二)背诵并默写全诗。
(三)指导生字的书写。
(四)完成书后作业,做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复习诗句的意思。
(二)指导生字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一)朗读、背诵古诗,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朗读,按节奏朗读。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背古诗,个人背、同桌背、“开火车”背。
3.说说诗句的意思。
(1)指名说说重点字、词的意思。
离离、岁、枯、荣、尽。
(2)同桌为一组说说诗句的意思。(一人读诗句,另一人说意思。然后二人交换。)
(二)指导生字的书写:
离:笔顺是
学生书空记住笔顺,数一数离共有几笔,第九笔是什么。组成词语:离别、离开、分离。
烧: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字旁,右边是“尧”。注意右上无点。
荣:上中下结构,上边“艹”,中间“冖”,下边是“木”。组成词语:光荣尽:上边是“尺”,下边的两点要垂直写在虚线上。
在生字本上抄写字头。
(三)默写古诗,同桌互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
2.填空练习
“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板书设计】
【小资料】
《草》诗选自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共8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通过对野草的描绘来表达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感和友情的深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练习书写左中右结构形式的字。
(二)知道左中右结构的几种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把字写得紧凑,不要过宽。
三、教学过程
(一)读田格中的字,读准字音。
(二)观察这些字的结构特点,揭示训练目标。
这八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左中右结构)这种结构的字很容易写宽、写散,这节课我们重点练习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
(三)指导书写。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差不多,高矮不等。每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中间的月写在竖中线上。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高矮都不相等。左边“讠”窄又矮,中间部分略宽一些,“身”比“寸”略高一些。“身”的第七笔“丿”不出头,不是“身”。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不等,高矮差不多。中间“亻”的第一笔“丿”要写短些,“丨”要写在竖中线上。“亻”右边不要多加一竖。
在中右三部分宽窄不等,高矮差不多。左边的三点水不要写成“氵”第一笔与第三笔相对,第二笔点略偏左,应是“氵”。右边的“攵”是四笔反文,不是三笔折文。
中间部分窄且矮,左右两部分结构相同。左边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竖撇”,收笔时不要往左上挑。右边部分的最后一笔竖要比左边部分的最后一笔撇略长一点儿。
左中右三部分宽窄、高矮都不相等。左中两部分要写窄些。中间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三部分宽窄、高矮都不相等。左边“扌”要写得窄而长,右边部分写得比左边部分稍宽些。右边最后一笔横要比上横短。中间部分上边不要多加一点。笔顺:扌、
、挺
字形结构特点同“挺”。右边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笔顺:月、 、腿
(四)在田格中练习书写。
1.随时提醒检查书写姿势:“三个一”要做到,特别是执笔姿势,手离笔尖一寸远。
2.提醒学生每写完一个字,要回过头来,对照范字找差距,这样才能不断提高。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写字,每字一行。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