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春晓
        ★★★★
【字体:
春晓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4.到郊外或公园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变化,先说说,再用几句话写下来。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3.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色写清楚。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二)能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理解对诗的意境。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古时候,有许多人写了很多诗,这些诗就是古诗。今天,我们就学习其中的一首,题目是《春晓》。

板书题目:3春晓

齐读课题。

(二)审题。

春是什么意思?(春天)

晓是什么意思?(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

春晓是什么意思?(春天的早晨)

(三)借助音节读准字音。

1.自由小声读。

2.指名读诗。

(四)学习理解诗句。

1.简介诗的作者。

孟浩然(689740),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的挚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壮年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创作的诗中以五言律诗最负盛名。《春晓》就是其中的一首。

2.逐句学习理解。

全诗共四行。

第一行:春眠不觉晓,

眠:睡觉。觉:发觉。

晓:天亮。

第一行:讲春天的晚上人们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第二行:处处闻啼鸟。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叫。

讲刚刚醒来,就听到窗外到处都有小鸟清脆的叫声。

第三行:夜来风雨声,

夜:昨夜。   风:刮风。     雨:下雨。  声:声音。

讲昨夜又刮风又下雨。

第四行:花落知多少。

落:打落。  知:知道。(知?不知道)

写不知道花被打落多少。

3.《春晓》这首诗写怎样的景象?仔细看图,展开讨论。

《春晓》写的是百花盛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鸣叫,风雨过后,地上满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4.指导朗读。

我们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节奏和重音。

读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读出音韵美和节奏感。

春眠/觉晓,

处处/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领读、学生试读、指名读、齐读。

5.表情朗读,背诗。

6.小结。

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诗既写了春天的早晨,雨过天晴,小鸟在枝头鸣叫跳跃的欢乐场面,又抒发了作者对昨夜风雨交加、满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诗中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构成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晓图。

最后有感情的齐背一遍。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5个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并正确地书写。

(二)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

指导“晓、眠、觉、闻、啼”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背诵课文,注意停顿。

(二)复习。

1.抽读部首。“日、目、门、口”。

2.抽读熟字。“民、见、耳、浇、学。”

(三)自学生字。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2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2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2组打乱生字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晓:右上角最后一笔为撇,没有点。

眠:右边第四笔是横,不要写成撇。

觉:头为“ ”注意撇和点的方向。

5.检查掌握词义的情况。

6.组词。

晓(报晓)  (春晓)    (家喻户晓)

眠(失眠)  (安眠)    (冬眠)    (初眠)

觉(自觉)  (听觉)    (视觉)    (觉悟)

闻(耳闻)  (新闻)    (奇闻)    (丑闻)

啼(鸡啼)  (哭啼)    (啼叫)

(五)巩固练习。

1.给下面各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民(    ________       帝(    ________

耳(    ________       洛(    ________

2.把下面六个独体字组成三个合体字。

                   

    )(    )(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巩固练习。

(二)指导做练习。

二、教学重点

指导做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课文。

2.抽读词语卡片。

春晓 冬眠 耳闻 啼叫

(二)指导做练习。

1.比一比,组词语。

晓(          觉(          问(   

浇(          党(          闻(   

1)读准字音。

2)分析每组字不同地方。

3)组词语。

2.下面的词在诗句中是什么意思,用线连起来。

                睡觉

               

                发觉

                天亮

觉听到目的是加深对文言词的理解。

(三)做课堂练习。

第三题答案。

晓: 天亮                眠: 睡觉

觉: 发觉                闻: 听到

啼:                   知: 知道

【小资料】

孟浩然(公元689年~740年)湖北襄阳(今湖北襄阳县)人。他曾在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隐居,40岁那年,到京城长安游历,考进士不中,失意而归。他擅长写五言诗,善于描写自然风景和田园生活。他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存的有230多首。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鼓励学生说出春天大自然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学生练习写一写,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把观察到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写明白。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找春天。

(二)指导学生说话。

1.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变化?2.花、草、树有什么变化?

3.鸟及自己所见到的动物有何变化?

(三)教给学生说话方法。

1.注意说话次序。回忆上次以往看图说话的次序。

2.要加进想象和形容词,体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情景。

(四)广泛让同学练习说话。

1.单个说。

2.小组说。

3.请同学到前面说。

(五)提出写话要求。

1.格式要正确。

2.注意标点。

3.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说话写话举例:

昨天,我跟妈妈去公园游玩,看到湖边的垂柳开始发芽了,草地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游人们脱去了羽绒服,厚毛衣,换上了漂亮的春装。花坛里的迎春花开了。温暖的春风吹在人们脸上,给人们带来一阵阵花香,好像告诉人们春天到了。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