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小学语文教案 >> 一年级语文 >> 资源正文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二则(不扣点)
          ★★★★
【字体:
《小壁虎借尾巴》片断赏析二则(不扣点)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5
    

 这是在课文快结束的时候:
  师: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学生举手提出自己的问题.)
  生1:为什么小壁虎要把自己的尾巴挣断呢?它不疼吗?为什么不叫其他动物帮忙?
  生2:为什么壁虎妈妈叫小壁虎“傻孩子”呢?~~~~~~~~~

  孩子们的话音未落,有几只小手已经举起,“老师老师,让我来告诉他们!”还有一些孩子正在下面嘀咕,看来对问题孩子们的兴趣蛮大的。本想就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是妈妈对孩子的昵称,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何不借此机会,开展一次小小辩论会呢,看看时间也还充裕。于是,亮亮嗓子,“孩子们,你们说说小壁虎是个傻孩子吗?”是!不是!声音嘈杂。“这么说谁也说服不了谁,咱们就来辩论辩论,拿出你的理由说服大家,行吗?”“行!”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小小辩论赛。孩子们又新鲜又激动。经过几分钟的准备之后,小辩论开始了:
  生1:我觉得小壁虎是个傻孩子,因为它在向牛伯伯,小鱼姐姐、燕子阿姨借尾巴时,都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尾巴到底怎么样了。
  生2:我不同意,因为小壁虎在蛇咬住尾巴是会挣断逃走,多聪明啊!
  生3:小壁虎不傻,你们看,它在尾巴断了之后会向朋友们去借呢!
  生4:我也觉得小壁虎不傻,它向小伙伴借尾巴是很有礼貌,叫小鱼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
  生5:我跟你们说,小壁虎有点傻的,那尾巴本来就会断的,可小壁虎爬了这么多地方都没发现自己的尾巴在长?
  生6:可能它断了尾巴心里难受,就没看。
  生7:可能它觉得没有尾巴太难看了,不想看~~~~~~~~~

  学生们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我在旁一边听着他们精彩的发言,一边点头微笑着看着这群可爱的孩子,看着我鼓励的模样,他们说得更起劲了,我几乎连插嘴的机会都没有。最后尽管没有宣布辩论的结果,但是这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从孩子们的脸上我看到的是热情。
  一个本来几句话结束的问题,却几乎花了半节课的时间,值得吗?其实,很庆幸自己没有滔滔不决地讲述,而是顺沿孩子们的兴趣,为学生口语交际提供话题,并创设具体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让它成为学习的新起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动的,在交流中,学生互相启发,提高了认识,教师也以学习伙伴的身份来到学习中。

  在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甚至我想,要是在课一开始就准备这个辩论会,相信我们的孩子完全有能力自己学习。第斯多惠说过:知识不应该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是我们课改中最响亮的呼声。课堂上老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善于驾驭学生的主动性,并从中得到更大的收获。

案例:(二年级课文《小壁虎借尾巴》)
    (学了课文,学生明白了壁虎、鱼、牛等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后展开讨论)
   师:假如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说?
    (学生议论纷纷)
   生: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保护自己。要是我把尾巴借给了你,我就会没有安全感啦。
   生: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上次我的尾巴断了以后,我好难看。现在好不容易长出来了,怎么能借给你呢?那样我会难过的。
    (师生笑了。)
   生:假如我是小壁虎,我会说:小花猫,别难过了,我把尾巴借给你,反正我的尾巴还可以再长出来的?quot;
   师:你真大方,挺会替别人着想的。小花猫一定会感激你的。
   生:我觉得小壁虎会说:小花猫,其实我也很想把尾巴借给你,可是我们的尾巴作用根本不同,就算我借给了你,你也不能用的。
     ……

  评析:
    当代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潜力,这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问题作为被思考的客体或对象,在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思维功能和重要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思维发展规律、心理发展规律和语文教学规律,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认知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
    假如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么说?这一问题适度地延伸和拓展了课文内容,开放性很强,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了完美统一。小朋友们的争相发言,闪烁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

  • 上一份资源:

  • 下一份资源: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