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一代文豪何其芳
          ★★★
【字体:
一代文豪何其芳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30

一代文豪何其芳

 

何其芳(19121977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封建大家庭。自幼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至1935年毕业。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四川万县,执教于师范学校,继续从事诗歌、散文创作。

1938年,何其芳先去成都在中学任教,除诗歌创作外,还写了较多社会内容的杂文。同年8月,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又随贺龙部队经晋西北到冀中根据地。这标志着何其芳一个新的生活历程的开始。19397月回延安,任鲁迅艺术文学院文学系主任。

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及整风运动。诗歌、散文、杂文风格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19444月至1947年,何其芳两次赴重庆工作,任《新华日报》社副社长等职,并在《新华日报》、《大公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参加国民党统治区进步文艺界的文学论争。19473月回延安,10月去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自1948年底起,在马列学院(即高级党校)任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何其芳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1953年,他主持筹建文学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先后任副所长、所长职务,直到逝世。40年代以来,何其芳在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和民间文学、外国文学、诗歌理论等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巨大成就。有《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没有批评就不能前进》、《论<红楼梦>》《诗歌欣赏》、《文学艺术的春天》等着作出版,这些着述,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对复杂的文学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是他独立研究的成果。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和文艺理论事业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