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居
现在的孔子故居,除故宅门单壁外,其余部分与孔庙东路连在一起,包括金丝堂、孔宅故井、鲁壁、崇圣祠、家庙、礼器库以及唐槐、宋银杏等 。孔子当年的三间居室早已荡然无存,而为九五之制大成殿所取代。孔子故宅的变迁成为一面历史的镜子,折射出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对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巨大影响,保留至今的孔宅故井和鲁壁则成为不可多得的在历史见证。
诗礼堂
诗礼堂位于孔子故宅内,始建于宋,原为宋真宗太中祥符元年拜谒孔庙驻跸之所。据传孔子九代孙鲋为避秦火而将《书》、《礼》、《论语》、《孝经》等藏入墙壁,西汉景帝时被发现,鲁壁即为纪念此事而建。
乾隆皇帝更有三赋诗礼堂诗:
其一
趋庭那有异闻奇,亦曰学诗学礼宜。
闻一得三陈亢喜,似知之却来知之。
诗礼堂六韵
书堂殿左垂,进讲忆于兹。
以立应惟礼,为言必在诗。
义周陈亢发,名自伯鱼垂。
益切重来慕,还教欲去迟。
唐槐宋银杏,今日昔斯时。
望道吾何见,徒存景仰思。
诗礼堂进讲八韵
昔日趋庭处,熙春进讲时。
渊源应有自,法则近于兹。
礼并文华举,典固圣祖垂。
章缝既鱼雅,冠带亦追随。
瑞旭唐槐影,卿云汉石滋。
芸编陈御案,广厦列宜窥。
所希明正学,致治化无为。
鲁壁
鲁壁位于孔庙东路。始建于宋代,单檐3间,金代重建,两侧加廊。明弘治时,为纪念孔子教育儿子孔鲤学《诗》学《礼》命名诗礼堂。当年孔庙祭孔时,此为礼生演礼的地方。现存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