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海情思
阳春三月,万木峥嵘。素有楠竹之乡的随阳山,更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春天,一场杏花雨过后,把竹林洗得格外苍翠。那刚刚出土的春笋,挂满晶莹的水珠,勃勃向上;那参天的翠竹,傲然挺立,飘飘洒洒,十分惹人喜爱。竹乡绮丽的景色,翠竹潇洒的风姿,令人赞叹不已。
传说很久以前,人间没有竹子。天宫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儿绿竹天仙,羡慕人间美景,便下凡人间生儿育女。从此 ,大地便有了竹子,并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自古至今,随阳山乡的竹子也繁衍了许多品种:如京竹、水竹、石竹、箭竹、苦竹、玉竹、瑞竹等等。据《蒲圻县志》记载:明代万历四十八年,随阳盛产“瑞竹”,竹形以“雕缕龟纹”,并有“大如缘,高擎天”之美称。
竹类丰富多彩,有观赏价值。我国古代的不少文人、墨客都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竞相泼墨,吟诗作画。宋朝大诗人苏东坡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千古绝唱。竹子又是工业建筑和造纸的原料。竹笋是宴席上的珍品。智慧的能工巧匠,把竹子引入工艺行列,创造出许多绚丽多姿的工艺品。
随阳的竹子绚丽多姿,赤壁竹乡令人神往。竹乡有情、有景、也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