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陶渊明不缺钙
          ★★★
【字体:
陶渊明不缺钙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陶渊明不缺钙

 

  打开电视,排山倒海的补钙广告。看起来,时代在进步,人的毛病也在不断“进步”,具有的代表性的时代病就是这一种了:生存压力大,使得不少人不得不“为稻梁谋”而卑躬屈膝,长此以往,患上软骨病,久而久之,腰杆也就挺不太直了。于是,补钙的呼声也就日益高涨了。

  有时候想,现代人的时代病,若要古人评价,会给出个什么说法呢?别人不好说,可以肯定的是,陶潜,陶渊明他老人家应该是会白眼相加的。因为,他,不缺钙!

  说他不缺钙,是晚辈在他众多先进事迹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的小论断。

  你看,陶渊明出身于一个破落的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大名鼎鼎的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也都当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长史,可惜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经衰落。陶渊明29岁时,为谋出路,不得不走上了仕途。先是担任了江州祭酒,不久,因为“不堪吏职”辞归。州府召他任主簿,他不肯就任,在家中闲居了六七年。36岁时,他成了荆州刺史桓玄的僚佐,不久辞归。40岁时,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后又当了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41岁辞归。同年8月,在亲友的劝说下,勉为其难出任彭泽令。任职80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陶老气愤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

  听听,多有骨气,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在甩出这句慷慨激昂的话语之后,他终于同封建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说他是个不缺钙的人。不缺钙,腰板才挺得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做好事。同样道理,一个人暂时辞官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都不再动做官的念头。陶前辈在这一点上,给我等后生晚辈树立了一个榜样:终生隐逸,矢志不渝。从辞官直到逝世,陶老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像他这样的人,是一辈子都不需要补钙的。可钦,可敬!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