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
          ★★★
【字体: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

 

  早就想为叶圣陶先生写点文字。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也不仅是因为他是我们民进中央的老领导,而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敬佩他的思想,他的人格。

  叶圣陶先生原名时绍钩,生于江苏苏州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在地主家做帐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在学习期间发表了第一篇教育论文《儿童之观念》。毕业后就走上了从教之路,先是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的尚公学校教国文,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小学国文课本。后来又应聘到吴县用直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

  在用直的4年多,是叶圣陶先生教育活动的关键时期。他和吴宾 、王伯祥等人一起,对学校进行了深刻的变革。他们自己编印各种新教材,创办农场、书店、博览室,建筑礼堂、戏台、音乐室,举行师生同乐会、恳亲会,指导学生排练戏剧,组织学生远足,创造了一个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情趣的学校环境。同时,叶圣陶先生时刻关注窗外的世界,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他和朋友们一起成立了用直镇教育会,研究社区的教育改革问题,他参加了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他与郑振铎、茅盾等人组织发起了文学研究会。在这个时期,叶圣陶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学教育的文章,如《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小学教育的改造》等。

  1923-1930年,叶圣陶先生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在这其间,他继续发表了一些关于教育的文章,并创作了反映中小学教师生活的小说《倪焕之》。1930年,叶圣陶先生应开明书店邀请主编《中学生》杂志,同时为学生编辑国文课本。其实,这个时期的叶圣陶也是在从事真正的教育工作。

  抗日战争期间,叶圣陶举家内迁,曾在乐山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到成都主持开明书店编务,继续编辑出版《中学生》杂志。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叶圣陶先生仍然用自己的笔去工作和斗争。他在自己主办的《国文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并且撰写了《如果我当教师》、《革除传统的教育精神》等教育方面的文章。

  1946年,叶圣陶先生返回上海,在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的日常工作。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于教育的研究,仍然发表了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如《教育改造的目的》、《生活教育---怀念陶行知》、《如果教育工作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等。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先生先后任出版总署署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民进中央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仍然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着教育,他强烈呼吁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他深情关心教师权益,在语文教育、青少年教育等方面,他也倾注了大量心血。

  作为教育家的叶圣陶先生,在教育上虽然没有大部头的著作,但他提出的一些思想和观点,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习惯”、“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等,是中国教育思想的宝贵财富。研究叶圣陶教育思想与实践,一直是我的心愿,但是,由于事务繁多,终究没有完成。

  现在,高兴地看到任苏民先生撰写的《叶圣陶教育改革思想研究》一书,感到格外的兴奋,他完成了我想做而没有做的工作。我们曾经一起编过叶圣陶教育的文集,任老师对工作的态度和对学问的热爱,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这本著作,对叶圣陶的养成教育思想、人本德育思想、导学教学思想、现代教师思想、语文教育思想等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同时还在苏州的许多学校进行了实验,让叶圣陶这位产生在苏州的教育家的思想和精神,回到了他的故乡。

  我非常乐意为任老师的这本著作写这些文字,也非常乐意地向朋友们推荐准备著作。我更期待着在苏州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能够走出新时代的叶圣陶!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