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石少华六进白洋淀
          ★★★
【字体:
石少华六进白洋淀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石少华六进白洋淀

 

    石少华同志是我国著名摄影家、新华社原副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一、二、四届主席,第三届全国文联委员。石老对白洋淀情有独钟,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期间,曾六进白洋淀。

    石老第一次来白洋淀是1942年的9月下旬。这次。他和火线剧社的同志住在老乡家里,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人民的抗日情况、生活情况,并拍摄了白洋淀人用鸟枪、大抬杆打雁的照片。在石老的《抗战回忆》中写道:”如果日军侵入白洋淀,在这些勇敢熟练的打雁人面前,将死无葬身之地了。”

    1943年春季,石老在当时九军区司令员、老红军魏洪亮同志陪同下来到安新县,并请当时县委领导送到了雁翎队驻地,见到了雁翎队长郑少臣。这次,石老在白洋淀上随同雁翎队南征北战,出入苇塘沟壑,时而袭击敌人岗楼,时而火烧淀上敌人粮点,时而伏击日军运输船只,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照片。

    1943年的夏季,石老第三次来到白洋淀,见到了雁翎队侦察员赵波、于得水等人。由于石老已和雁翎队共同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对白洋淀的地理环境和拍摄时机有了更好的把握,所以拍摄了更多的雁翎队“泅渡”、“学习”及战斗的照片。

    1944年夏末,石老以晋察冀画报社副社长身份从文安洼乘船再来白洋淀。这时正值雁翎队从水上配合二十四团拔掉日军设在白洋淀的重要据点——赵北口岗楼。但当石老赶到时,战斗已经结束。石老接受二十四团领导建议,参观了清康熙帝建立、乾隆帝扩建的赵北口行宫。在这里,石老又拍摄了雁翎队与群众心连心的照片。

    同年冬季。石老第五次来到白洋淀,在雁翎队员陪同下来到雁翎队驻地。这时,白洋淀的斗争形势已大大改变,日军只剩下几个靠近堤边的据点。这次,石老拍摄了雁翎队员在冰天雪地乘坐冰床行军、进攻、伏击、防御的精彩照片。

    1945年春天抗战胜利前夕,石老六进白洋淀。这次,他看到白洋淀到处都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在淀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打雁和捕鱼的人们。这时雁翎队已和县大队、区小队集中编成一个团,属九军分区。石老又赶赴驻地,拍摄下了编入正规部队后的雁翎队神情专注、苦练杀敌本领的英姿。

    石少华同志在抗战时期六进白洋淀虽已成为历史,但石老以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正直和良心,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和勇敢,把雁翎队与敌斗争的伟大瞬间一一摄下,成为历史的见证,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史资料。

    白洋淀人永远怀念石少华同志。

赵北口即事

蒋熊昌

浮萍蘸绿水拖蓝,蟹舍渔庄见两三。

过客浑忘来赵北,此间合号小江南。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