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陋室铭》教案设计15 |
作者:揽云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3 18:55:35 文章录入:youyunyou88 责任编辑:蓝星 |
|
《陋室铭》教学设计 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导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类比写法。 2、 理解“骈句”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受优美的语言,达到当堂成颂。 3、 学习作者不慕名称利,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热爱追求美好健康的生活。 导学设想: 4、 以启发式导学,突出学生主体,采用媒体手段(自制课件)辅助教学。 5、 教学以“读”为主线:扣住“初读---认读---精读---创读”四个环节,以“读”贯穿始终。 6、 巧设提问以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开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 7、 导读过程注重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语言感悟能力训练、创造思维能力训练,以达到“教会——学会——会学”的目的。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采访学生,由学生书房谈起,让学生口头描绘一下自己的书房。 2、 引出课题:作者以“陋室”作铭,而在我们的想象中陋室会陋成什么样子? 谁能描绘一下你相象中的陋室? 3、 者笔下的陋室究竟是个什么样,是不是陋得一无所有? 4、 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听老师范背课文,想一想你对课文哪些地方感受最深。 二、课文认读: 1、 让学生复习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 结合注释学习“铭”这一古代文体。 明确: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要领: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4、 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有质疑处请教老师。 三、课文精读: (一) 1、 文章开头两句比较通俗,请学生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明确:名——有名气; 灵——有灵异。 2、 开篇用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什么? 明确:陋室。表明陋室也有“名”与“灵”的性质。 3、 作者以“仙”、“龙”暗喻什么? 明确:德! 4、 文章写出“山”、“水”、“仙”、“龙”其目的是引出什么内容? 明确:惟吾德馨。 5、 说明:由物及人的、由景及事的写法叫比兴。 (二) 引导:陋室狭小简陋,作者却很喜欢它,这一定有其中的奥妙。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6、 学生齐读(苔痕上阶绿……劳形) 指导:要讲究朗读节奏,依据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句意来确定停顿时长。 骈句的特点:字数相同,意思相对。读骈句要掌握节奏特点,一般按句意划分节奏,韵脚要读出延长音。如:名、灵、馨、青、丁、经、形、亭等。 7、文中是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找出诗句,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明确 :室中之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引导:青苔长上台阶使台阶变绿,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呈青。绿苔、青草,多么美的色彩!显得恬静、雅致,真使人看了悦目爽心,心旷神怡!这是诗的意境,画的情趣。 8、诗乃语言精品,“青”与“绿”是诗人笔下的爱物,我们学过许多含“青”与“绿”字眼的名句,请学生举出几句。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过故人庄》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9、作者描绘了陋室恬静、雅致的自然环境,还有比这更惬意的精神寄托吗?请大家找出来。 明确:室中之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室中之事——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0、室主人常同一些什么样的人交往? 明确:有学问的人(鸿儒) 11、室主人的精神寄托是做些什么事? 明确:邀客谈笑,窗下抚琴,展卷读经,乐而忘忧,寻求超凡脱俗的真谛。 12、在室主人的心目中陋室是否显得很陋呢? 引导:陋室之中有如此悦目之美景,又有许多可以畅怀大知音以及爽心的雅事,如此种种不俗,无他烦恼,哪有陋之感觉呢! 13、作者为了表白自己身居陋室却其乐无穷,并同历代名人为鉴,谁可以谈这两位名人的故事? 明确: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引出人们所推宗敬仰的诸葛亮、扬子云,以自己所居之室同两位名人居室“草庐”、“玄亭”媲美。可言是:蓬蒿之下有兰香,茅茨之屋有公王。 14、学生分组朗诵(要求:注重语气和节奏,要读出感情。) (三) 15、课文结尾作者引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作结。这是一个什么语气的句子?引用这句话的用意是强调什么? 明确:反问语气。用意是强调陋室不陋。 16、陋室不陋的根本是惟吾德馨,那么全文中起到统领作用的一个词语是什么? 明确:德馨 17、本文融情、理、事、人、景、物为一体。运用寸托、类比、比喻等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十分讲究对仗和炼句炼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好文章我们要多读,下面请大家欣赏地齐背课文。(要求:把稳节奏、读出感情) 四、课文创读: 18、文题扩展: (1) 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后,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在当今物质较为丰富的现代生活中,你将如何去面对?(分小组讨论,请英雄登场) (2) 学生活动:每位学生写一到两句名言以指引生活航标。教师抽出有特色的句子自由地组成散文诗,当场诵读。激起学生学习热潮。 19、反馈与调节:(采取小组抢答、小组接龙等形式) (1)、有一句诗曰:“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本文中与意思相同的句子是什么? (2)、能表达全文主旨意思的是哪一项? B、 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C、 世人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D、 作者希望自己象诸葛亮、扬子云一样居住简陋卧室,以便受世人景仰。 五、发散练习: 20、 课文阐明了陋室不陋的结论,这是一种反向立意写法文中不直接写陋室如何“陋”,而是用“德馨”将此“陋”作了彻底否定。这种构思很精妙,下面请同学们从生活中搜集素材,以“傻哥不傻”为题写一400字作文。 板书设计 美景——绿青(悦耳、恬静) 山——名 陋 贤人——鸿儒(高洁、不俗) 德 水——灵 室 雅事——琴经(高雅、爽心) 馨 幽情——两无(雅致、安贫) 诸葛庐 何陋之有 子云亭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