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设计2 |
作者:豆豆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11 更新时间:2006/3/9 21:44:07 文章录入:豆豆子 责任编辑:蓝星 |
|
护漕港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 科目:初二语文 班级: 姓名: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周国平 2.准确的语言 1.字词: 萎缩(wěi)自筹(chóu) 节衣缩食 流连忘返 风尘仆仆 无足轻重 千古美谈 平庸:寻常而不突出;平凡 3.作者简介 周国平 当代学者,散文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杂记》《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二、 初读感知、明确论点、把握结构 明确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2、 自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论证方法上) 提出论点——举例论证——表达期望 1、第一段引用法国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有何作用?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作者以所引用的话为基础加以申发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文章的观点更见深刻和独到,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2、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 ▲ 阿基米得、第欧根尼、王尔德、一个少女专心读书、青年画家 3、这些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 阿基米得、第欧根尼、王尔德的事例证明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少女专心读书和青年画家的事例说明平凡的人也有纯正的追求。 4、在举阿基米得的事例后又举了第欧根尼的例子是可否有必要?为什么? 有必要。因为这2个事例都证明了“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所取事例是典型有力的,各事例的角度侧重点各有不同。如阿、第的例子前者是在生命将被别人夺取的时候,后者是在地位显赫的人物要提供帮助的时候,这样更丰富地展现了圣贤们“灵魂”的内涵。 5、作者列举了很多名人的例子已有足够的说服力了,为什么还要讲一个少女和青年画家的事情? 说明追求高贵的灵魂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平庸”的人也常常有着纯正的追求,这样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 6、找出文中段与段的过渡句,并分析其作用。 7、最后一段“对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这句话中“这”指代什么?你觉得可悲吗? 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可悲。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想和灵魂,灵魂衰竭了,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的事呢? 三、能力迁移 1、读了课文,你觉得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哪里?假如把“高贵”改为“高尚”好不好?为什么? 一个人灵魂的高贵体现在:(1) 有思想 (2)有丰富的精神财富 (3)有一种纯正的追求 不好。因为“高尚”一般指人的道德水平或趣味,而本文内容主要不是提倡一个人要有高尚的道德水平或较高的审美趣味,“高贵”虽然也指认得品质,但“人的高贵”。又不限与品质这一方面。本文的“高贵”主要强调的是人要“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2、课文中说“其实,无许需举这些名人的例子,我们不妨稍微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我常常发现,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点不起眼的灵魂生活的迹象,也会闪现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说说你在平时的生活里发现过这样的“动人的光彩”。 四、小结 灵魂就好似一种声音,一种气,一种风;灵魂是一个人的精神,至高无上地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命的质量。 这是一篇立论深刻、论证有力、语言准确概括的说理文章。 五.教后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