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太丘与友期》教案设计5 |
作者:小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9 10:01:28 文章录入:dxszysh 责任编辑:蓝星 |
|
陈太丘与友期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才、诚实、守信、组中他人的美德; 2、 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 变换形式诵读,力争当堂成诵。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时间过得飞快,自从我踏进你们教室到今天,已经整整一个月了,跟大家共同学习了一个月,在这个月中,我发现大家其实个个都非常的聪明,一双双眼睛充满了智慧,丰富的课外知识令我赞叹。今天我有求于大家了,能不能打开你们那颗聪明的脑袋瓜,好好搜索搜索,帮我找找有没有一些讲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先想想,再来讲讲。 (先由学生想想,再由他们说说。) 我也找了几个有关的故事,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四岁画画的王冕、七步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刚才我们都说了好多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今天我们有个学习的任务,就是共同来学习一个也是关于智慧过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大家知道这个儿童叫什么吗? 二、感知课文: 1、 自由朗读 先由大家自己朗读一遍课文,呆会儿我们推荐同学来朗读。 2、 推荐朗读 由学生自己推荐自己朗读课文,我们要大胆得尝试尝试,,在座的各位有个任务,要洗耳恭听,听后要谈谈的,评评他们的朗读。(由两位学生朗读) 3、 学生评价 同学的朗读已经结束了,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朗读,各位的工作要开始了。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评价?(由学生自己提出评价的方面) (声音、语速、流利、字音、停顿、情感、自信、韵味等) 那么我们就开始评价的工作了,找找优点,为自己所用,找找缺点,帮帮同学,也是在帮自己。 (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进行评价) 刚才我们对同学的朗读进行了评价,找到了他们的优点,希望我们在平时的朗读可以用起来,缺点要即时改正。 4、 听听录音 听了同学的朗读,我们自己也朗读了课文,接下来我们一起去听听课文的录音,比较比较,即时弥补自己的不足。 (听后讨论朗读中的注意点,特别是文中的“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的语气,还有就是“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两句的语气要注意。) 5、 集体朗读 听了录音后 ,我们也知道了要注意的地方,下面一起来展示我们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 质疑: 通过预习和朗读,大家只这则短文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是文言文毕竟跟现代文有着不一样的地方,有我们不理解的地方。下面要做的就是大家动动手,找找不懂的字词句,四人一小组,把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解决,还是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好记录,等一下物品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疑问的地方,再由学生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放在全体学生中一起讨论,共同解决) 2、 教师质疑: 大家都没有疑问了吗?那么我有个不太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的帮忙了 ,在文中用了三个不同的称谓,有什么区别吗? “君”是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父亲的谦称。 补充;我们平时可能在电视的古装剧中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些称呼:令尊、令堂、令郎、令爱、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姊、舍妹(弟)、犬子。谁来说说这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3、 检测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刚才问大家说没有疑问了,但是被我一个问题就给问倒了,下面来测测你们对短文中字词句的掌握情况。 期: 乃: 至: 不:通假字“否” 去: 惭: 引: 顾: 过中不至: 去后乃至: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4 4、同桌之间互译课文 四、探究课文 1、 文中这位朋友是怎样的一个人?元方是怎样的一个人? 课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从元方和友人的对话中,你对他们了解多少,说说? 陈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 ,从哪里能看出,从原文中找找? 友人是不守信的人,还能知错就改,也从哪里能看出呢? 元方是聪明机智的人,哪里能体现?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呢? 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两点不是,哪两点呢? 那么元方说友人没礼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礼貌呢?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里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回答情况,考虑到元方当时的年龄) 4、 题目《陈太丘与友期》是否合适? 我们刚才讲了那么多,大部分在讲元方,文章的主人公也是元方,但是题目是《陈太丘与友期》,是不是不太合适呢? 5、 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同学讲到这个题目是个引子,为了引出下面的内容,那下面文章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做人要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五、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这个寓言,读后请谈谈你的看法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 “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出发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险象环生。梢公说:“船小负载中,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渡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不舍得丢,梢公又说:“有弃有取 ,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总结: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也就是说诚信的重要。“一诺千金”流传至今,作为我们学生,重信守诺,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礼貌待人。 我在课外收集了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言,有兴趣的同学记录一下,平时用来勉励自己。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高尔基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 泰戈尔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王充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六、回到课文 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师生共同合作。 七、作业 背诵课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