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说》教案设计11 |
作者:汪阳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23:15:50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马说》导学学案 就南中学 汪阳春 学习目标: 1、 作者及其“说”的文体特点。 2、 读懂文章,领会本文词、句的含义。 3、 诵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寓意。 学习重点:1、文中重点词句的掌握。 2、力争当堂成诵,加深对文章的寓意的理解。 学习时数:(应用一个半课时完成) 新课导入: 1、成语接力游戏: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给同学们上课,可我觉得我们之间是不陌生的,因为我们在同一个校园里已经生活了快两年了。在座的许多同学跟我有过交往,给我留下过很好的印象。所以希望大家放轻松些,我们先来做个成语游戏: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逐个写马字成语,每人只限两个,每组一次只能有1人在台上写。多者为胜 2 说“说” “马说”即“说马”,是谈谈马的意思 。“说”是古代的一种 议论 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种问题的观点;写法上十分 灵活 ,跟现代的 杂文 相似。 3、作者简介。 导学过程: 一、 听录音、 试读(每个学生都要记到笔记或书上) 1 请划出重要字词音形。(正音、正字) 2 请找出疑难句子。 (会读注意停顿、语气) 听完录音即全班齐读,找出误音和节奏的错误。 A、“食”字的读音 “粟”“石”的读音 B、通假字-----祗同只 食同饲 见同现 邪同耶 材同才 C、节奏:骈死于/槽枥之间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二、学习探究 串通文章 (一)读第一段完成 1、找出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同位探究解决。(先个人读同桌讨论,最后解决不了的集体解决) 请同学翻译演板——重要词句: 辱——辱没 骈——一同、一起 奴隶:指仆役 不以千里称也 2、内容点拨 提问1:第一段文字提出了什么观点?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 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决定作用。 提问2: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将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齐读第一段。鼓励一些同学试背 (二)学习第二段 1、重要词句 能:1能够 2能力 3能够 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 等:等同,一样 安:怎么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提问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提问2: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罪魁是谁?作者对他们的感情是怎样的? 饲马者(无知)——愤恨不满 (三)自学第三段(主要由学生完成) 1找出重要字词。 策:1、用鞭子打 2、鞭子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执——拿着 临——面对 知——识别,了解 以——按照 鸣之——助词,无意义。 3哪些句子揭示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4本段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是? “其真不知马也” 三 再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中心。 提问1、: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提问2、: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提问3: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由文中每段尾的“也”的语气就可以看出 无限痛惜——愤怒谴责——辛辣嘲讽 提问4、你是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吗? 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生不逢时。 有诗为证:P14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四 背诵全文(3-5分钟) 课堂延伸能力培养 1、假设你是文中的千里马,请你对饲马者说几名话? (2假如你是文中的“饲马者”看了这篇文章后你想说点什么?) 2、课外思考:从本文看来,人才的埋没是必然的,当今社会也不例外,那作为有知识、有才干的你,将如何免遭被埋没的命运呢?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全文感情:(感慨悲歌)无限痛惜——愤怒谴责——辛辣嘲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