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11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22:56:27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设计理念与思路:《五柳先生传》是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所作,属于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要把握住以下几点:一是读准,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抑扬顿挫。二是读懂,即读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三是在读准、读懂的基础上,学习其结构、语言及写法,体会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二课时。 教学目标:1、诵读课文,达到读准目标。 2、翻译课文,重点掌握与文章有关的词语。同时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3、引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特点。 4、背诵全文,分析人物的精神风貌,学习他精神、性格的进步方面。 5、仿照本文写法,写一篇个人小传。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五柳先生传》。板书课题及作者。 师:上学期我们已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历史上我们也学过,你能来介绍一下他吗?谁来试一试? 学生介绍,教师作补充。 作者简介及背景: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生活在东晋末年的黑暗社会,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官归隐,躬耕农田,过着俭朴的归隐生活。他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优美,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二、指导诵读。 1、学生试读。 要求:让学生在试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结合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嗜(shì) 辄(zhé) 吝(l n) 褐(hè) 箪(d n) 汲(jí) 俦(ch u) 觞(sh ng) 2、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边读边体会本文朴素、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诵读。 要求:读出停顿、延长,掌握节奏。 三、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结合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边翻译边画出疑难,四人一组进行交流。最后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班内解决或教师解疑。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环堵萧然,不蔽风雨。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补充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课文。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 四、作业布置: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本文是陶渊明借五柳先生之名,写的一篇自传,记叙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给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明形象。 那么,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一段。 要求:找出文中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爱好)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五柳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或怎样一个形象? (1)、教师设计好板面:让学生将有关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句子板演在黑板上。 (2)、学生分组交流: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人? 结论:通过对五柳先生性格、生活、志趣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人物形象。 师:如果说第一段是传,那么第二段就是评论性的文字。 2、齐读第二段。 要求:让学生找出本段中评价五柳先生的语句。 师:那一句最能体现其精神风貌? 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让学生翻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加深理解。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和第一段那些照应? 生:“闲静少言,不谋名利”。 师:“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这句话再次强化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评价人物形象。 师: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已对五柳先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学们,你喜欢五柳先生吗? (提示:喜欢或不喜欢)喜欢哪些方面?不喜欢哪些方面?(用文中的话回答) 生:我喜欢他“闲静少言,不谋名利”。不喜欢他“性嗜酒”。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还喜欢他“造饮辄尽”的豪爽性格。不喜欢他“闲静少言”。 生:我喜欢他“好读书”和“常著文章自娱”,不喜欢他“性嗜酒”。 …… 三、拓展迁移。 师:作为语文老师,我非常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可作为朋友,必须知其人,又知其心,我非常想了解你们,你们愿做我的朋友吗? 生:愿意。 师:那么,就请同学们在日记上写一篇“自题小像”,介绍一下自己,让我了解你,成为你的朋友。好不好? 生:好。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当堂展示。 四、小结: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 五、作业布置: 学生推荐作业: 1、在读书笔记上默写全文。 2、继续完善“自我介绍”的短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