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愚公移山》学习要点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4 15:36:05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愚公移山》 第一部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篇。《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郑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列御寇所撰。《汉书·艺文志》中录有《列子》八篇,今已亡佚。今《列子》,一般认为是晋人张湛注释编写而成。其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本文就是一篇有浪漫主义神奇色彩的寓言故事。它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愚公移山》第二部分 1、作者:列子,名御,战国时郑国人,著有《列子》2篇,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早已散失现在流传的本子是东晋张湛辑注的,书中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2、课文的寓意:这篇课文名为“愚公移山”,其实并不一定是要提倡挖山,而是意在告诉人们: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奋斗努力。 3、公移山的原因、目的、方法、信心和结果: ①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 ②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③方法: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④信心: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⑤结果: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愚心移山的艰巨性 愚公移山的任务异常艰巨,这一点在文中多处表现,归纳起来具体表现为四点: A、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本文从山之高大,从愚公的年事已高,从移山的工具简陋,从搬运土石的路途遥远这几个方面,充分反映出移山的任务的艰巨。正是因为移山任务如此之艰巨,才更能衬托出愚公那高尚的思想。宏伟的抱负,超人的智慧,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从而更加突出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 5、文中“愚公”和“智叟”二人取名含义 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这里二人针锋相对,对比鲜明,智叟眼中的愚公是“残年余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其实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而愚公所看到的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他认为人的力量无穷,只要世代坚持移山,终能为人所平。他的“愚”,其实是勇于奉献,公而忘私是大智若愚,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不仅对比鲜明,而且有深刻的讽刺意义。 6、对“其妻献疑”一句理解 文中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一句语气关切、担心且非常委婉,这里提出移山的困难,目的不是为了阻止愚公移山,而是提醒愚公及其全家人正视移山的困难,并且设法克服困难,从而以另一个侧面仅衬出愚公意志的坚决。她的问话语气与智叟那充满讥笑和责难的语气截然不同,这一点应加以体会。 7、字词的理解与辨析 ⑴读准下列加点字: 太行háng王屋二山 冀jì州之南 惩山北之塞sè 荷hè担 京城氏之霜shāng妻 始龀chèn 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 一厝cuò朔东 高万仞rèn 箕畚jīběn 魁父fǔ之丘 雍yōng南 ⑵辨析下列形近字 万仞 冀州 遂 垦 孀妻 智叟 穷匮 { { { { { { { 坚韧 小心翼翼 逐 恳 寒霜 臾 溃退 ⑶理解文中疑难字词的含义 方七百里:见方。古代称面积用语,译为方圆。 面山而居:向着,这里用作动词。 年旦九十:将。 惩山北之塞:苦于。 聚室而谋曰:家,这里指全家人。 指通豫南:直。 始龀:换牙。 无穷匮:尽,不足。 固不可彻:通,达。 寒暑易节:季节。 箕畚运于……:泛指盛土石的工具。这里指用箕畚。 毕力平险:险阻。这里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山之一毛:草木。 陇断:即垄断,山冈高地。 ⑷辨析“之”字在句子中的用法: 之字原有三种常见用法: A、相当于:“的” B、相当于:“他(她,它)” C、起舒缓语气,调整音节作用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A、相当于“的”{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B、相当于“他(她、它)”(笑而止之曰 C、起舒缓语气 (甚矣,汝之不惠 ⑸辨析“而”字在句中的用法 “而在句中作连词,通常有两种含义: A、表顺承,不译 B、表转折,译为“但”,“但是” 文中表顺承的有{聚室而谋曰 表转折的有:而山不加增 ⑹辨析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含义 其妻献疑:他的,这里指愚公的 杂然相许:赞同 { { 惧其不已:化,指愚公 高可二黍许:光景,上下 年旦九十:将 无陇断焉:语气词,相当于“了” { { 且焉置土石:况且 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⑺通假字: 在古汉语中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似)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这种现象叫“古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用“惠”代“慧”,“惠”是通假字,而“慧”则叫本字。 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通“返”,回来。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 扁鹊望桓候而还走:还通“旋”,回转掉转。 汤熨之所及也:“汤”同“烫”,用热水焐。 火齐之所及也:“齐”通“剂”,药剂。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⑻翻译下列句子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译: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好吗? 2、如太行、王屋何? 译:“如……何”,是“把……怎么样”的意思。译为: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3、且焉置土石? 译为: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呢?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 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寒来暑往,季节变换,才往返一趟。 6、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愁什么挖不平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