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天上的街市》六步教学设计方案 |
作者:caijing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5 21:54:09 文章录入:蔡静 责任编辑:蓝星 |
|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诗歌形象鲜明、意境深邃的意趣和蕴涵的思想感情。 2、 学习和借鉴诗歌精练、生动的语言。 3、 通过想像和联想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二 重点难点:通过想像和联想品位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 课前准备: 4、 收集有关郭沫若的材料。 5、 课外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有关诗歌。 6、 查找民间有关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五 教学内容: ㈠导入新课: “迢迢牵牛星,交角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牛郎织女的故事陪伴着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那么有谁能够讲出这个古老的爱情故事呢? 【附: 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是呀,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被王母娘娘之金钗划下的银河生生隔断,从此遥遥相望,牛郎肝肠寸寸断,织女珠雨暗暗飞。那膝下的一双小儿女,更是声声唤娘亲,令人心酸不已,此情此景感天动地,古往今来,善良的人们仍是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今天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我们将读到别样的故事,别样的生活…… ㈡简介郭沫若及其作品: 郭沫若:(1892—1978)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作品。1914年赴日留学,先后接触了泰戈尔、歌德等进步作家的作品,哲学上受到泛神论的影响。“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诗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回国,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发起成立“创造社”,从事新文学活动,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成为中国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史学的开拓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写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历史剧。1944年3月,写了长文《甲申三百年祭》,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主要文学著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三个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蔡文姬》《武则天》等;另有《沫若诗词选》及翻译歌德的《浮士德》等。 ㈢简介本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1921年和1922年这两年中,郭沫若曾三次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他想象中的"五四"后的祖国是新鲜、华美的;然而踏上国土后, 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诗人所见所闻是无涯际的黑暗,理想被现实击碎,工作也无着落,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即“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皂!”的黑暗现实,使他对“五四”后祖国新面貌的美丽憧憬,以及希望通过个人努力以达到社会进取的愿望,陡然归于破灭,诗人陷入了苦闷感伤。诗集《星空》即1921年和1922年诗人心灵受到创伤而又渴望继续奋斗时留下的诗作。如《黄海中的哀歌》写道:“浪又浊,漩又深,味又咸,臭又腥,险恶的风浪,没有一刻的宁静,滔滔的浊浪,早已染透了我的深心。我要几时候,才能恢复好我的清明哟!”但诗人并没悲观失望,依然不倦地探索和追求。他在《星空》集的《献诗》中写道:“啊,闪烁不定的星辰啊!你们有的是鲜红的血痕,有的是净朗的泪晶——在你们那可怜的幽光之中,含蕴了多少深沉苦闷!”1921年9 月郭沫若复返日本继续求学,10月24日,他写下了《天上的街市》。 ㈣整体感知《天上的街市》: 1、朗读本诗:(教师范读后学生仿读) ①这首诗意境优美,节奏舒缓,有着古典诗歌的韵味和意趣,朗读时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要把握这诗的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的感情基调; ② 读时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③下面对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进行了划分,可供朗读时参考: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2、思考回答: ① 全诗共四节,每节写的是什么? 第一节, 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的明星,再由星星引出了对天上街市的描写。 第二节, 联想到天上“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具体描绘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 第三节, 第三、四节,由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生活。 ② 全诗共四个小节,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写想像的? 第一节是写实的,第二~四节是写想像的。 ③ 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运用了联想,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思考什么是联想及联想的特点? A、两处联想: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街灯=明星(“街灯”和“明星”就具有发亮相似特点。) B、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联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C、联想的特点: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联想;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形成类似联想;有对立关系的事物形成对比联想;有因果关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联想,等等。 ④概括诗人想像的内容及想像的过程,并回答什么是想像及其特点? A、诗人想像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B、想像过程: 街灯-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一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 。一切想象都要有生活做基础或者做投影的,诗人想象中的世界,实际上是他“心造”的人间乐园。 C、所谓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D、想像的特点:人虽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像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 ⑤聪明的你们,能够想像得出,牛郎织女还会做些什么呢? 神话故事中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诗歌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表现了牛郎织女的生活很富足;“闲游”表现了牛郎织女生活的自在、舒适、幸福;“浅浅的”说明了牛郎织女可以自由地往来,已经不是神话传说中的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 他改写了神话,想像牛郎织女在天上过着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幸福生活在诗人所处的那个时代,只是一个期待实现的梦想。诗人的意图是明显的:天上的街市比人间美好,他以天上的美好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他以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出人间的污浊贫穷;他以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出人间的冷酷痛苦。这也从侧面流露出他对人间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向往光明,追求自由幸福的热情。 ㈤深入探究《天上的街市》 1、可不可以删去第一小节的街灯和明星而直接想像天上的生活?为什么? 不可以。第一小节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这种联想既描绘出迷人的夜景,又暗示出了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追求,把内容由人间转到天上,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基础。第二~四小节,是诗人想像出来的,描绘天上街市的美丽,街市上陈列物品的珍奇和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都是以在人间看到的街灯、明星为基础的。总之,联想要有一定的基础,要有可以产生联想的那个相接点,而想像则是以现实情景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 2、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定”有什么作用? 诗中的“定然”、“定”表现的明明是想像的内容,却用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使读者受到感染和鼓舞。 3、第一节中的“闪着明星”和“点着街灯”中的“闪”和“点”字,能不能颠倒? 用“闪”字把明星一眨一眨的像人眨眼睛一样的特点写了出来;用“点”字把人们用火柴棒将灯燃亮的特点写了出来——中国历代的灯都是用油或气,而油或气总要有火“点”才燃。后来虽然引进了电灯,这个“点”字却仍没丢掉。“闪”的是“星”,“点”的是“灯”。 4、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般说,星的量词为“颗”,这里为何用了“朵”呢? 因为流星是星际间分布的一些固体尘粒,它们飞进大气层,跟大气发生摩擦,发热爆裂而发光。由一固体爆裂成许多小颗粒,形成了上小下大的喇叭花状,像花,自然就可以用“朵”来形容了。这就写出了流星的特征,用一个“朵”字给流星描了一幅画。 本课小结: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背诵一遍这首诗,感受诗人的美好情怀吧。 ㈥拓展延伸《天上的街市》 1、阅读《星空》中《上海印象》一诗,比较与《天上的街市》的异同: 上海印象 我从梦中惊醒了! 2、 发挥想像,将《天上的街市》改编成一个童话故事,要注意具体情节的描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