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皇帝的新装》教案设计16 | |
作者:欧善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4 13:00:53 文章录入:蓝宇 责任编辑:蓝星 | |
|
|
《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恩平实验中学 欧善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第26课《皇帝的新装》 教材简析: 一、主题:本文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一个昏庸而又穷奢极欲的皇 帝上当受骗,当众出丑的故事,讽刺了皇帝和大臣们愚蠢虚伪、自欺欺人的丑行。 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而后为皇帝“做”新装,是故事的开端。后来皇帝两次派 大臣与官员查看新装,他们什么也没看见,可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愚蠢不称职, 都一味儿地夸赞布料华丽漂亮,这是故事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上街游 行,当众出丑,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帝与大臣们的形象,从而更突出了他们虚伪、自欺欺的丑行。 教师要适当点拔,使之对主题的理解水到渠成。 各抒已见,对问题的认识一定要言之有据。 教学目的: 1、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 3、领会童话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敢说真话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语 。 2、出示学习目标。 3、作者、体裁简介。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标上段序、听准字音并思考: ⑴皇帝有什么爱好?他的新装“新”在什么地方? ⑵根据“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情节把课文划分为四个部分。 明确:⑴爱新衣;新在“布:人间最美”,“特性奇怪:不称职、愚蠢者看不见”; ⑵爱新装:(1) 做新装:(2)—(22) 穿新装:(23)—(31) 展新装:(32)—(36) 三、、分析人物形象 合作探究: ⑴总括起来,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字,文章所写的人物与这个字分别有什么关系? ⑵仔细阅读课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的描写,然后说说他们的性格特点。 明确: 受 揭 骗 骗子 ———— ———— 大臣 皇帝:愚蠢、虚伪、奢侈、昏庸; 骗子:狡诈、善骗; 大臣:虚伪、自私; 孩子:天真纯洁、无私无畏。 四、探讨主题 1、皇帝甘于受骗,大臣乐于助骗,甚至百姓纷纷传骗,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故事中由一个小孩揭穿骗局,有什么用意? 明确:1、上层人物愚蠢、虚伪、自私、腐朽,整个社会假话成风。(揭露前者,批判后者,这就是这篇童话的主题) 2、教育我们要保持纯真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五、质疑问难 六、小结:一场闹剧,围绕“新装”,刻画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荒诞、可 笑,揭露他们的虚伪、愚蠢、腐朽的本质。笑声过后,留给我们的却是严肃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持纯真的童心,不虚伪,不说假话,敢说真话,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真诚,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反思的。 七、作业:续写课文结尾(写在练笔本上) 要求:情节合理,文意相关;200-300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