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设计6 |
作者:子非鱼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8 13:58:04 文章录入:liuxiaohecn 责任编辑:蓝星 |
|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体会并领悟到文章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的比喻。 3.激励学生用雄健的精神克服困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其为其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的比喻,从中表现出作者的情怀。 教学构想 本文适于朗读,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把握文章内容,品位作者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语言美。把握比喻,及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洋溢的感情。 一、 新课导入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问学生你是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和“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 在正如歌词所言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20世纪20年代,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他对畏难者,怯懦者,歧路徘徊者的警戒和鞭策,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的深情地送颂赞和鼓励。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李大钊先生所提倡的雄健精神。 二、 整体感知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五四运动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 这篇小品文写作的年代,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新文化运动的破坏。社会黑暗到了极点。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在黑暗中徘徊,苦于找不到光明,精神疲惫。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雄健的民族精神,在当时,给人们以极大的鼓舞。 三、 由题入文,朗读体味 1.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的是要本文的内容:一是叙说我国当时的国运——艰难;二是强调我国国民并具备的精神——雄健。自由朗读课文,他的文章是如何写国运的艰难和国民需要怎样的雄健的精神的。 艰难的国运——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2.选择一些你最有感触的语段和语句反复朗读,并向同学说说你的感受。 比喻: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的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泻千里——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曲折回环——中华民族所逢的艰难国运 扬子江、黄河穿越沙漠、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千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些比喻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革命必胜、民主必兴。 3.齐读课文,加深感受 四、 质疑探究,反思总结 1.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试结合当今的时代、生活或自身谈谈对这种趣味的理解。 讨论明确: 这种“趣味”,其实是经历艰难险阻之后的趣味,是一种战斗的快乐,是一种奋斗的幸福。 2.反思总结: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但是,我们只要拿出这种雄健的精神,那么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什么挫折不能经受呢?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也拿出这种雄健的精神,那么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可以屹立于世界。 五、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体会和理解。 2.试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一段话,要求说明一个道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