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C] 创意说明:本设计为故事穿插法。《论语》涉及的人、事很多,在教读过程中若尽可能结合学习的内容,穿插有关故事,对初识文言文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激励,对保护文言文阅读兴趣也会大有作用。 教学步骤: 一、由曲阜朝圣这举和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一事导入。
二、介绍孔子和《论语》。 三、对照注释逐则翻译,理解大意,不好翻译和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共同探究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可补充说话背景,可穿插相关故事,可引用《论语》中相近的观点,也可要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谈认识。
四、记诵全文。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①孔子及《论语》简介见教师用书。 ②《论语》的几个“最”: 《论语》共20篇,492章,最《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在我国,它最早提出教学要“因材施教”,采用“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是现存的最早全部用语录体记录的古籍;书中记录的孔子对《诗经》的评论,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批评。 2、课文扩读材料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