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桃花源记》续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20:52:3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
|
《桃花源记》续
那个曾经拜访过桃花源的人,不知道怎么样了?我们得去弄个水落石出。 他还不赖,现在已经成为XX科技研究所的所长了。让我们去拜访一下他吧。 记者:先生,您是外界唯一一个去过桃花源的人,据陶渊明说您后来想再次进桃花源却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是这样吗? 先生:不错。我的第二次拜访的确以“不复得路”告终。 记者:那有没有想过再去一次? 先生:天机不可泄露。 我们的记者可是个很聪明的人。她悄悄地在先生身上安装了一个窥探器。这样只要打开电脑屏幕,便能把先生所到之处的情况显示地一清二楚。 毫不延迟,跟着先生出发。 他又一次来到了那个“落英缤纷”的地方,用手触摸了一下以前自己作的记号,自言字语到:“桃花源是何等神秘的地方,这种方法这么能行?说罢自信地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根狭长的水晶,里面贮存了一切与桃花源有关的信息,通过微型电脑对那些信息的处理,便可找到正确的方向。 果然不错,到了那条“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小道。他快步走了进去,便与第一次拜访时一模一样。 真是源中一天,天下十年哪!我们过了这许多年,这源中却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派田园风光。我们看着,仿佛也置身世外桃源。这时只悔没与他一起去。 他行走如飞,走到一个瓜农旁停下,亲切地问道:“阿土,近来可好?” 阿土惊道:“你是谁?”先生却总是微笑。阿土终于缓过神来: “噢,原来你就是那个曾经拜访过我们的人。才一年不见,你怎么把头发铲了,衣服变短了,还在鼻梁上架了恁奇奇怪怪的东西?”先生说:“这次我是专程来这里为你们发展生产的。你自己看一下这里的经济,虽说旅游资源还不错,只是你们不对世人开放;再看看你们的农业,都是些自给自足的粗放型农业,哪能求得发展?所以,你们需要科技。今天我就把科技带来了。” 阿土却不知所云,只得摸不着头脑地对先生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你还是去对园长说吧!” 他们一起来到源长的瓦舍前,阿土的行为举止很随意,也不拘于礼仪,只在外敲敲门得到允许后便走进屋去。只见一个约摸四十来岁的男子立在屋中,衣衫与地砖的青灰色透出清雅之感。他青须轻扬,两眼虽小却很有神,气度很是不凡。园长很热情地请他们入座,倒了自产清茶,满屋子的香。先生把刚才的话对园长说了一遍,园长品了品茶,微笑道:“先生似乎说得有理,只是历代祖宗的遗训可不好不守。这便如何是好?”说罢他把眼睛放到淡眉中,仿佛若有所思。过了一盏茶时分,园长抬头对先生说:“孤芳自赏绝非我本意,既然今天喜得先生驾临,必当竭力支持,希望籍此可以发展桃花源。 先生高兴极了,在园长等人的配合下,工作神速开展。很快农田里有了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这些都是系统化操作,园丁们只要敲敲键盘便可轻易完成。还有更先进的配种机,能配制出最优的品种。粗放型的农业一下变成了科技密集型。园中自然有了剩余劳动力,他们在先生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还成立了我国UFO研究中心第523分所。经济随之飞速发展,桃花源像一条腾飞的青龙。 桃花源已高度发达了,先生说他应该告辞了。这次不免让人想起上次的告别:“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次先生问道:“我是否被再一次要求守口如瓶?”源长说:“反正你也要说出去,我们对你还能有什么要求?你只须将这桃花源说与外人知道,就算对得起我们啦!” 人们都只听说过世外桃源,可现在它与外界的一个旅游胜地殊无分别。向世人开放后,桃花源发展地更快,更好了。注意屏幕上出现的人物:悠然自得,惬意非凡。看这气度,便知是陶渊明。他捋了一下青须,感叹道:“我当初在《桃花源记》中写到:‘遂迷,不复得路。’用意便是要说明那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如今科技这玩意儿,竟真地把世外桃源变成了现实。匪夷所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