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因帕尔战役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19:43:24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因帕尔战役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于194437月在印度因帕尔地区对英印军进行的进攻战役。其企图是夺取盟军反攻基地因帕尔,威胁盟军重要补给基地迪马布尔,切断中印公路,改善其在缅甸的防御态势。参战日军为第15集团军(司令为牟田口廉也中将,辖第15、第31、第33,8.5万人),由第5飞行师提供支援。盟军参战部队主力为英军第14集团军(司令为W.J.斯利姆中将)的第4、第33军,并有中国军队协同作战。

  194438日,南路日军第33师主力率先发起进攻,渡过钦敦江后经迪登、栋赞迂回因帕尔,并一度包围英印军第17师。315,日军主力第15、第31师强渡钦敦江转入进攻;中路第15师向根格勒东比推进,从北面迂回因帕尔;北路第31师直取科希马。英军边打边撤,退守因帕尔。日军于46日占领科希马,8日夺取根格勒东比,切断科希马与因帕尔之间公路。10,33师占领托尔本,对因帕尔形成包围态势。英军迅即增调飞机和部队增援,同时要求中国从云南出兵牵制。英印军得到加强后发起反击,于418日以2个旅的兵力突入科希马,随后将该地区日军击退,622日打通因帕尔至科希马公路。日军仅携带20天口粮,5月中旬雨季开始后补给断绝,陷入困境。在此期间,日军在缅甸北部的作战也遭失败。第15集团军3个师长因对作战丧失信心被撤换,引起军心动摇。710,日军大本营下令停止因帕尔战役。此役,日军伤亡6.5万人,英印军伤亡4万人。日军在因帕尔失败,使其在缅甸的防御面临危机,处境进一步恶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