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7/25 18:36:46  文章录入:蓝星  责任编辑:蓝星

弘扬民族精神,立志报效祖国

 

  自古以来,爱国英雄的例子层出不穷,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壮烈殉国的文天祥、抗倭寇的戚继光、精忠报国的岳飞、保卫京都的于谦等许多人都值得我们怀念。在此单讲讲于谦。

  于谦是一位爱国爱民、刚正不阿的将军。在他少年时期时就十分仰慕民族英雄文天祥,立志要做文天祥那样为国捐躯的人。

  小时的志向,决定了长大后于谦的人生道路。1449年,北方某部的首领侵犯明朝地区,明英宗率大军亲征,结果战败,英宗被俘。消息传到京城后,大臣们向英宗的弟弟提出迁都南京,这实际是想逃跑,一走了之。于谦挺身而出,气愤地说:

  “谁提议南迁,该杀头。”

  此言一出,语惊四座,满朝文武都震动了。于谦接着高声说道:“京城是国家的根本,怎能轻易迁都?大家难道忘了南宋灭亡的教训了吗?”于是,许多大臣都改为于谦的意见,年轻的于谦就担负起了守卫京城这个重任。他领兵一连打了好几个胜仗,老百姓都十分敬重他。

  可惜,于谦的正直招来了奸臣的极大不满,在皇上面前说了于谦不少的坏话,杀害了于谦。但于谦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精神,就如他所写的《石灰吟》中那样:“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如果说事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暗淡无光,但华夏之子的爱国精神永远闪耀。八年抗战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又何尝不证实了这点?杨靖宇就是其中一位叫我崇敬不已的人物。

  杨靖宇说过一句话:“在侵略者面前低头,就不配做中国人!”他的确做到了!

  1939年,日寇于冬季大雪封山时又展开封锁。因敌追踪加紧,部队又衣食无着,杨靖宇决定分散突围。最后,他自己带60余人东进。因有一人叛变使行踪暴露,激战后他身边只剩两人,被日寇封锁在了一块地方。不久,两个警卫员牺牲了。他孤身下山也被围,战至最后,壮烈就义。

  这位军长牺牲后,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剖开他的腹部,只见他的胃里一粒粮食都没有,只有尚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连敌人也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真了不起,太伟大了!”这可歌可泣的事迹又怎能让人忘怀?

  再让我们把目光放在前段时间,把目光从英雄身上转移到平凡人的身上。不错,就是他们!白衣天使!在SARS病毒面前,他们置生死于度外,忠实地履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甘于奉献,奋勇作战!广东医务工作者邓练贤、叶欣。山西医生梁世奎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还有无数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同样热爱生命,但在生与死的徘徊中,他们义无返顾地选择了与死神搏斗,以自己的生命来拯救他人的生命。他们让人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朋友们,弘扬民族精神不难,只要你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关爱着身边每一个人,民族精神其实就在你的身上闪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