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古诗苑漫步》活动设计方案5 |
作者:zhangml1919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1 12:19:22 文章录入:zhangml1919 责任编辑:蓝星 |
|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次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 2.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3.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1、 品古诗 2、诵古诗 三、活动设想: 通过背古诗、品古诗、诵古诗三个环节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积累名言警句,培养学生诵读古诗、欣赏古诗的能力。 四、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小学及中学所学的所有古诗,并选主题归类。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在中华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与古诗苑,含英咀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 (二)活动步骤: 本节课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活动一:背古诗 活动二:品古诗 活动三:诵古诗 活动一:背古诗: 1、 诗词接龙 2、猜作者,背作品 下面进行第一个活动——诗词接龙 (1)师问生答 规则:以小组为单位,组内的成员必须接一句古诗,背对一句一分。小组成员间不得提示。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④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⑤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2)、你问他答 小组之间互测。题目不得重复,否则倒扣出题者一分。 下面进行第二个活动——猜作者,背作品 规则: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回答,猜对作者,背出他的任意一首古诗。答对者得5分。 A、有位诗人年轻时,拿着诗集去拜访诗人顾况,想求他在公众场合帮着扬扬名。顾况看到 他的名字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等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时,不禁大为惊奇,忙说:“有诗才如此,全国哪儿住下都方便得很!” 请你猜一猜,这位年轻的诗人是谁?并背一首他的诗作。 B、诗人余光中有一首诗是这样称赞一位唐代大诗人的: 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 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 请你猜一猜,这位盛唐的诗人是谁?并背一首他的诗作 。 C、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喜欢读书、饮酒、做文章,也特别喜欢菊花;他宁愿贫穷也“不为五斗米折腰”,他只做了81天彭泽县令,便愤然辞官。 请你猜一猜,这位诗人是谁?并背一首他的诗作。 D、 他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直盼望朝廷能收复失地, 临死时还对他的孩子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请你猜一猜,这位爱国主义诗人是谁?并背一首他的诗作。 E、看画猜诗——杜牧 F、看画猜诗——杨万里 G、看画猜诗——叶绍翁 H、看画猜诗——王维 活动二:品古诗 1、咬文嚼字 规则:要求品评诗句的好字,说一说好在那里。各组抢答, 各述己见,言之成理者即得3分 。 (1)、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为下边横线依次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一组词( ) (2)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据洪迈《容斋续笔》说,他曾亲见诗稿,其中“绿”字改过十几次,先后曾改为“到”、“过”、“入”、“满”等字,都不满意,最后定为“绿”字。“绿”字为何精警? 说说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熙宁八年(1075)二月,诗人进京拜相,所乘的船停舶在瓜洲,想起那金陵(今南京)的家,便写此诗抒怀。 “绿”字为何精警?因为绿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再次拜相的愉快心情。而前面十几字则较为抽象,缺乏个性。 (3)宋祁的的词《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你认为哪个字用的最好,字好在那里? 参考答案:一个“闹”字,写出了春日的绚烂,使人联想到蜂飞蝶舞,繁花竞放,满眼春光。“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使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 (4)、说说你最喜好的一句诗,结合在生活中的体会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和感悟。 各组选一位代表轮流发言。言之成理者即得3分。 2、品评诗句 规则:小组讨论,各组选一位代表轮流发言。言之成理者即得3分。 3、用诗说话 规则:每位同学选一个话题,仿例句说话。每组抽三位同学说古诗,说对一句可得3分 (1) 围绕话题,用古诗说话。 A话说友谊 例句:友谊是“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牵挂。 友谊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惊喜。 B感悟哲理 例句:品诗,我领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品诗,我领悟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无奈。 活动三:诵古诗 说说你认为如何读诗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再听朗读体会如何读诗才能读出诗的韵味,并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读诗要读出诗的韵味,建议你这样读,读诗时首先要读出诗的节奏,读出诗中的停顿,读出诗中的重音,读出诗人的情感。 选一首你喜欢的古诗,读一读。每组选一位代表读,评委按照节奏,停顿,重音,情感四个方面评判,总分为10分。 作业: 1、感悟四季。 请仿照例句用古诗说话。 春天美在“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之情韵在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中。 秋在诗人的眼里是悲凉的, 杜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冬孕育了梅花的骨气,“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说说你本次活动的收获,或你在生活中读诗的体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