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五单元 >> 教案正文
《公输》教案设计10
        ★★★
【字体:
《公输》教案设计10
作者:赵明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3

 ○教学设计
 Ⅰ 阅读
 公 输
 [教法]《公输》是《墨子》的重要篇章。它除了集中表现墨子的“非攻”的政治思想之外,还表现出墨子的雄辩的才能和《墨子》的语言风格。《公输》以对话(语言描写)为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方法的特点,决定了本文的教学应该在疏通文字、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加强诵读训练,诵读重点应是揣摩人物语言的语气及交谈中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课后练习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是进行诵读训练的方法之一,教师要对分角色朗读做具体的指导。
 墨子、公输盘、楚王是文章刻画的三个人物。三个人物由于其身份、地位、政治见解的不同,决定了在围绕“攻宋”而展开的辩论中,各自有不同的心理活动,处于不同的态势。墨子为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知难而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展开有理有据的抗争,志在必得。公输盘作为一名“匠人”,本是奉命行事,何况政治斗争并不是他的强项。楚王攻宋,决非正义之举,在墨子的层层驳斥和实力较量面前,只好收回攻宋的成命。教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分析人物的处境和心态,然后由学生据此去揣摩、体会人物的语气神态,完成分角色朗读的练习。这种建立在整体把握基础之上的朗读指导,效果可能更比一句一句“教”学生去体会、去表演好得多。
 [学法]《公输》属先秦诸子散文,读起来文字障碍可能会多一些。结合注释,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弄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并做适当的归纳整理。在此基础上,通过默读把握文意,进而认识雄辩双方三人的身份、地位和精神状态。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尽可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物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语气和神态。分角色朗读的前提是“进入角色”。进入角色要靠对人物的透彻了解,要把自己变成课文中的人物。这是一种注重亲身体验的学习方法,不妨一试。
  [导入]下面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1.背景导入。从介绍墨子和墨子的“非攻”思想和政治主张开始导入课文。因为,《公输》一文集中地表现了墨子的思想、主张,背景介绍对理解课文内容至为重要。这种导入方法比较理性,也比较常规。
 2.人物导入。不从墨子开始,而从公输盘开始。因为,鲁班作为古代著名的工匠,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可以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有关鲁班的故事。然后告诉大家:鲁班还有一个名字叫公输盘;公输盘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木匠,他的高超的技能曾经被楚惠王利用来发动战争。要不是墨子的坚决劝阻,鲁班就成了楚王灭宋的帮凶了。《公输》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3.阅读导入。直接切入课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扫除文字障碍,粗通文意——但不是串讲或翻译。
  [突破]1.在分析墨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时候,要正确认识他的“非攻”思想。“非攻”不是“和平主义”,不是简单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反对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兼并战争,这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政治愿望。因此,墨子是反对战争,又不害怕战争。他反对楚王攻打宋国,完全采取的是积极的、进攻的姿态,既有理论上道义上和论辩上的强大攻势,又做好了实战上的充分准备。这是他能够阻止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2.课文着力刻画的是墨子的雄辩才能。雄辩不仅是个口才问题,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一个人的洞察力和必胜的信念。墨子使公输盘最终屈服的一击是及时地揭穿他的阴谋,使楚惠王最终屈服的一击是展示自己的实力。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这个层面上去分析,我们才会全面、准确地认识墨子这个人。
 3.课文中的公输盘似乎不纯粹是一个被利用者。对于楚王攻宋,他表现得竟然很积极、很卖力、很顽固。这跟同学们平常所认识的鲁班可能大相径庭。于是,便会有疑问提出来:鲁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作为历史人物的公输和作为民间传说中的鲁班,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人物,我们不能以此来代替或否定彼。教学中当然要就课文内容来理解公输盘,而不能说鲁班就不存在。同时,还可以以此为例,教给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和民间传说的方法。
 [实践]分角色朗读。四人一组,分别担任叙述人、墨子、公输盘和楚王。争取全班每个同学都有担当角色的机会。朗读后,要进行品评,看谁朗读得最好,最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反复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探究]楚王最后做出“吾请无攻宋矣”的决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拓展]下面是《墨子·鲁问》中记叙的一个小故事,读后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思考这个故事表现了墨子怎样的政治主张。
  鲁 问(节选)
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
 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翟①之为车辖②,须臾斫③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巧: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④。”
 注:①翟(dí):墨子名翟。②辖(xiá):古代车轴头上插着的长方形零件,可以使车轮子不至于脱落。③斫(zhuó):用刀斧砍削。④拙(zhuō):不巧,笨。


 Ⅱ 写作
 [中心]古诗文的改写、扩写。
 [方法]通常学习古诗文会用翻译的方法,逐字逐句地把原文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形式。改写、扩写则不同,它是根据对原文的深入理解,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增添合理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等,以使内容变得更丰富、更具体。
 [题目]从本单元课文中,任选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进行改写或扩写,题目自拟。


 Ⅲ 口语交际
 《公输》和《唐雎不辱使命》这两篇文章所描述的就是典型的口语交际。不过,那是展开政治斗争的口语交锋,与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尚有区别。设想: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沉迷于网吧或游戏厅;你去劝阻他,他却讲了一大堆“道理”为自己辩解。这时你并不放弃劝阻,一定要说服他。看来,一场“交锋”在所难免……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