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一、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共四篇中国当代散文分别是《谈生命》、《菜园小记》、《红嘴鸦及其结局》、《夏之绝句》。它们或表达对生命的深刻体认,或回忆战争时期的菜园小景,或描写雪原上鸟儿的遭遇,或记述夏日美妙的声音,选材不同,写法各异,但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谈生命》这篇散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体悟,启发我们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语言清新优美,意义含蓄深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生命认识,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从而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同时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掌握知识:(1)、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3)、领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 2、情意目标:(1)、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2)、认真生活,让自己 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
3、能力培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赏析优美语言的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难点:
领会象征手法的运用,体会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达深刻的思想,培养赏析优美语言的能力。
四、教法
“ 引导--学练--堂堂清 ”教学模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练习法
五、学法
整体感知法 探究学习法
六、课堂教学设计:
能力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本着这一原则,本课设计为三个环节:感受生命--描绘生命--装扮生命。分两课时完成(第一、二环节为一课时,第三环节为一课时)
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环节: 感受生命
(一)导入
生命,是我们最熟悉的,却也是最难以说清的。我们常常因为生活中经历的挫折和失败而倍感生命的无奈,那么,我们的生命是不是因为有了挫折和失败就变得晦涩了许多呢?今天我们就来跟随冰心探讨关于生命的话题。
(二)讲授新课
1、作者介绍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学过她的《小桔灯》《春水》
作品主题:母爱、童心、自然
2、字词学习
巉岩 清吟 骄奢 荫庇 芳馨 怡悦 丛莽 云翳
(指名读音释义,后齐读掌握)
3、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自行提出疑问,其他学生帮助解答,解答不出的,讨论交流,再由教师引导解答。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文中把生命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比喻?从几方面来写?语言上有没有明显的标志?这些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A、把生命比作了“一江春水”“一棵小树”;
这样就把抽象的事物,通过形象的比喻使其具体化,容易理解。
分三层来写(生命像水;生命像树;生命的本质)
语言标志:
a、不敢说……也不敢信 ……
b、不敢说……也不敢信……
这两句话把全篇内容有条理地穿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且概括了主旨。
(2)画出文中关键性的句子(即体现主旨的句子)
(此问题也可由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回答)
明确:“要记住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3)学生齐读关键句体会
4、范读课文,局部探究。
A、指名朗读文章第一层(从开头到“然而我不敢说来生,也不敢信来生”)其余学生听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把生命比作“水”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你觉得它和生命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根据水的自身规律展开描写,水象征生命长河,主要描写水的流淌过程,写出了水的复杂、曲折、多变。作者笔下的水和人的生命规律是一致的。人生没有绝对的幸福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顺境与挫折,成功与失败,它们都是相伴而行,相生相成的。
(2)文中四个“有时候”领起的句子,分别描绘了“生命”历程中哪些阶段和景况?
明确:a、指生命遇到险阻和困难时,与其抗争,最后战胜险阻;
b、指生命历程中一帆风顺 ,一切顺心如意、美满幸福的时光;
c、指生命忽遇重大打击后更加坚强和不屈;
d、指生命中的困乏和劳累时,求进的力量催促自己奋进。
(3)生活中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失败,你该怎样做?
(不规定具体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B、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共同探究以上问题,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相互交流。
C、用分析第一层的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层(“生命像树”)
1、作者把生命比作“小树”,那么,生命和小树有哪些相同之处?
2、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的?(出生、中年、晚年)
3、找出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详见《基础训练》56页语段练习)
第二环节: 描绘生命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以赏析。
(1)首先学生再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
(2)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看法。
(3)指名回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加深认识。
例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赏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想充实地度过人生,关键在自己。尹小星的实例证明,人可以没有健康的体魄,但是不可以没有健康的意志。每个人,只要努力就会有充实的人生。
2、你觉得生命还像什么?展开思想的翅膀,体味生命。(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师展示有关图片,帮助学生开启想象。
(枝头绽放的花朵,走向成熟的果实,钻出硬壳的嫩芽,晶莹剔透的露珠……)
注:要找出喻体,还要说出为什么( 即适当描绘)
第三环节: 装扮生命
1、仿照课文的思路和语言,写一段话,表达你对生命的感悟。
生命像
例:
生命像是夜空中的一颗璀灿的流星,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就永远地消失了,却为人们留下最亮丽的光华。
小草的生命像平静的流水,缓缓地、平静地度过它短暂的一生。它没有辉煌的生命,只因它的平凡。只有当它破土而出的一瞬,我们才感到它的伟大。
燕子的生命像回旋的水波,南来北往、年复一年。但在这水波中,时而也会翻出几朵浪花,使它的生命中也荡漾着几颗跳动的音符,让我们可以谱成欢快的乐章。
每个生命都像是一条小船,有的在历经了风雨之后而沉没,有的承受住了惊涛骇浪而满载而归……同样的出生,同样的环境,只因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态度,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局。这就是世界,它就像是一片汪洋,因为有了无数的生命小船,而变得更精彩。
2、学生再读精彩段落后,讨论构思后,指名说思路,共同评析。
3、学生写作
4、学生读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赏析。(以肯定为主)
5、小结:
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美丽,更充实,不是仅凭口头上说说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践,所以我们应当感受生活,不仅要感受生活中的甘甜,也要感受生活中的苦涩, 相信我们只要用心,生命就会变得更美!
附:板书设计
评论人 | 评论内容 | 评论时间 | 打分 |
【pinpin】 | 教案很好有没有课件 | 2006/2/11 11:41:22 |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