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上 >> 八上一单元 >> 教案正文
作文贵在创新
        
【字体:
作文贵在创新
作者:王淑红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

写作指导: 

作文贵在创新

设计思路:

1.结合学生刚刚开始初中生活的实际,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和作文的关系。

2.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兴趣水平,帮助学生明了作文贵在创新写出真我即创新的道理。

3.教学过程从兴趣出发,通过激趣悟情明理导写几个步骤,引导学生在充分准备、自由言说的基础上悟情明理、创新表达、抒写真情。

导写过程:

一、活动准备

作文教学之前,师生共同商议,开展以认识我自己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活动方案与步骤大体如下:

第一步:问一问,查一查。

的名字有什么样的来历和内涵,寄寓了长辈怎样的愿望,历史上的名人伟人与有同姓或同名的吗?可以就此问一问父母,查一查工具书。

第二步:想一想,理一理。

想一下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方面,有哪些特长,最突出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整理一下思路,该怎样把它们表现出来?

第三步:试一试,做一做。

试着自制成长相册。把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收集起来,附上文字给自己画像,将的性格、爱好、志向、趣事写下来,给照片加上富有情趣的文字说明,再请父母在扉页上题写寄语。通过这一活动,让又重读父母之爱,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来之不易,成长不易。

二、教学过程

1.激趣。

1)教师导语。

每个人都在丰富多彩的社会里生活,都有属于自己的天地和属于自己的经历,于是每个人心里都有朴素而独特的诗,也都蕴藏着深厚而丰富的感情。但是假如我们不去用心感受,就会有视而不见、见而不思的情况发生。

在这次认识我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后,不知大家对自己有没有什么新的认识,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其他同学也来进一步认识你。

2)师生交流。

①学生进行简单自我介绍。可以说名字,谈家庭,也可以讲个性,展特长。师生间通过相互补充,初步把握通过特点写人的重要性。

②学生交流活动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和感悟,师生共同激发言说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

2.悟情。

1)教师导语。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对自己和同学肯定有了不少新认识,更重要的是在父母寄语中重读了父母对我们深厚而细腻的爱。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几篇代表作,让我们共同感受那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之爱。

2)推荐发言。

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同学诵读父母寄语,共享父母之爱。

示例一:

写给儿子

我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直到有了你。

你的眼睛长得很美。某一天,我发现你眼睛里有彩虹,真的,那眸子里还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深沉,似乎洞察了这尘世间的一切。你吃奶时,圆圆的眼睛总是望着我,我每低下头,都迎到这双忠实的眼睛,里面有很多让我捉摸不透的东西,很多很多。

我羡慕你的率真,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毫无掩饰与矫情。

生你那天,雨过天晴,给你取名霁宇,希望世界多给你一些光明和温暖,也希望你给世界多添一分清新与透明。或许,你是一个天才,但即使你是一个傻瓜,我仍然爱你,妈妈心中只有儿子,没有天才也没有傻瓜。

我想告诉你,妈妈曾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有过很多梦,如肥皂泡般绚丽。于是我希望,你当画家或者作家或者医生,还因妈妈曾数学平平想你数学优秀等等。

儿子,妈妈的想法你同意吗?你的眼睛分明在说:凭什么把我当作你的影子,让我去完善你,我就是我,我自有我的梦。是的,虽说你长得像妈妈,血管里淌着妈妈的血液,然而,你只能是你。

作为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儿子,妈妈对你只有一个希望——站着,是一个人;躺着,也是一个人。

示例二:

致陈凡

名为陈凡”——喻在做一个平凡、朴实的人。平凡是一种幸福,朴实是一种美。健康快乐是福,平安开心是福,愿你永远是一个快乐的有福之人。

做好每一件小事,珍惜每一天的时光,包括攻克作业中的每一道难题,就像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这对于你来说特别重要。成功,缘于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握好每一天的分分秒秒。不求第一,但求不断进取;不求一鸣惊人,但求脚踏实地;不求富贵显达,但求有所作为。面对困难,要坚强克服;面对挫折,要笑而战胜;认定目标,努力实现。

做一个平凡而有作为的人,做一个有仁孝之心的人,做一个诚实有爱心的人,做一个奋进而又珍爱自己的人,这就是父母对你的期望。

示例三:

寄语小儿——你伴我成长

在医院里,当你第一次吃奶,吮得妈妈痛得差点叫出了声。一次、两次、三次,妈妈忍受着、幸福着。仿佛那已不是一种疼痛,而是一种至高无尚的享受。是你将妈妈由一个女儿变成了一个母亲。妈妈谢谢你。

妈妈原本非常胆小,是你改变了她。

那还是你8个月大的时候,一次,妈带你去农村外婆家。由于种种原因,汽车误点,我们下车时已是晚上9点,离外婆家还有六七里地。当时正是隆冬,而且刚下过一场大雪,路旁的积雪还有半寸厚。北风还在疯狂地刮着,看着你冻得发红的小脸,发僵的小手,妈妈心想,一定要尽早赶到外婆家,于是坚定地踏上了泥泞的乡间小道。一步、两步,与其说是在走,还不如说是在挪动步子。就这样走一步,滑两步,眼看前面要经过一座坟地,妈妈的心好像要跳出来了。可回头看看怀里的你,妈妈的脚步坚定了,速度也加快了许多……10点钟我们终于安全到达外婆家。

3)师生交流。

①从父母的寄语中你看出了父母对我们哪些希望和感情?

②推荐的父母寄语写得好在哪里,请简要评析。

③谈谈自己的感想。

3.明理。

1)教师导语。

介绍自己时,我们会发现就是独一无二的,有个性有特点的;欣赏父母寄语时,我们会发现,父母之爱是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有深情有真爱。那么这种与众不同、真切感人的个性、特点、深情、真爱就使得我们的这些文字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有了新意。创新是作文的灵魂,作文贵在创新,其实创新就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笔下。

2)自读思考。

①阅读《作文贵在创新》。

②讨论交流:何为作文创新?如何做到作文创新?

3)归纳小结。

①创新是作文的生命。

②创新的作文需要自由,包括精神的自由笔墨的自由

精神的自由,即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笔墨的自由,即内容广泛,不受限制;形式开放,不受约束。

⑤力避假大空,切忌内容虚假、语言贫乏、情感肤浅的倾向,反对编造、拼凑的虚假作文。

4.导写。

1)教师导语。

生活给予我们喜、怒、哀、乐、愁,构成了我们锐敏多感的心灵,我们聆听自然,体察人情冷暖,洞悉世间万象,看到、听到、感触到,读到、想到、体验到……这些都使我们拥有丰富美好的情怀。我们每个人、每个人的经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有价值的,所以作文要写的也就应该是个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

2)师生交流。

①对比成长相册,思考:如何做到精神的自由

明确:作文的选材、内容应有鲜明个性、独特体验。

②以这就是我为题进行构思并交流。

明确:要跳出框框,抒写真情。

③进一步交流,思考:如何做到笔墨的自由

明确:作文的形式、语言应不受约束,可以创新表达。三、实践与总结

1.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2.作文交流与评点。

3.教学总结。

要点:

1)选取最具个性特点的材料,展示的个性特点。

2)抒写真情实感,亮出的风采。

3)不拘泥于先写外貌、再写一两件事的写法,可以是自我介绍式的自白,也可以是个人简历式的小传;可以是讲故事式的生活回忆,也可以是内心反省式的人生感悟;可以选取一两个侧面,也可以从多角度写作。

4)语言可诙谐风趣,也可朴实纯真;可粗线勾勒,也可细致摹写。

5)写出真我即创新,创新就在身边、在心里、在笔下,这需要我们用眼、用心、用脑去发现。

教学后记: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